吃蟲

環保議題下我們經常討論到昆蟲是否會變成人類未來糧食的一部分。


2015年《The Economist》就此題目於全球幾個大城市(包括香港、倫敦、悉尼)舉辦了一個派發免費雪糕的推廣活動 - 當然不是一般的巧克力或士多啤梨口味,而是加入了螞蟻、草蜢、麥皮蟲等昆蟲的雪糕,目的是挑戰城市人對進食昆蟲的底線,也讓大家反思我們將要面對的糧食危機。


朋友剛巧在附近上班,饞嘴的她當然不放過這免費雪糕,還說味道其實也不錯。


是的,很多昆蟲據說都有類似香料的味道。全球大概有三千個族群有食用昆蟲的習慣,集中在南美、非洲和亞洲。住在森林的原住民最會就地取材,而熱帶氣候有利昆蟲繁殖,所以相傳亞馬遜一帶的居民很會烹調昆蟲,就連巴西現今最炙手可熱、D.O.M. 餐廳的廚師 Alex Atala 也向他們學習。一次他拜訪亞馬遜州的村莊,村裏公認最會煮菜的阿姨請他試一道醬料。Alex 看到醬汁裏面密密麻麻的黑點,便讓湯匙避開,只舀起液體部分。甫放進嘴裡,味蕾便嚐到澎湃的香茅和薑的香氣。於是他問阿姨醬汁用的是甚麼香料,阿姨簡單回答:「螞蟻。」Alex 對於螞蟻的美味感到難以置信 - 原來只要你有開明的思想,任何材料都可以是好的食材;尤其當你想創作出色的巴西菜式,更需要揉合傳統烹調技巧和當地食材,讓世界各地的食客能跨越背景和既有觀念,真正認識巴西文化,與人民和土地聯繫。


對於村民來說,吃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(當然也不是隨便亂吃)。已發展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,畢竟城市人對昆蟲的印象始終帶點負面,把蟲放到餐枱上暫時還是大廚的實驗品居多。如果把可食用昆蟲大量繁殖,讓之成為人類攝取蛋白質的食糧究竟是否可行?去年美國一個科學平台 PLOS ONE 就用蟋蟀進行了一項研究,發現這種昆蟲的「蛋白生產值」比想像中低 - 人類首先需要餵飼穀類飼料,而不能單靠廚餘讓它生長成蟲,不然幼蟲的死亡率會很高;可是蟋蟀於過程中把飼料轉為蛋白質的比率卻只有 35% - 跟雞隻差不多。換言之,單看飼料消耗比率和蛋白生產數字,蟋蟀的效率並沒有比家禽高;其他昆蟲又是否一樣,則有待研究。不過飼養昆蟲的過程和設備,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範疇相對傳統畜牧業還是較低,所以於環保層面仍有研究和發展價值。


未來是否需要依靠進食昆蟲來補給蛋白質也好,人類必先尊重所有食物 - 動物、植物或昆蟲,無論在生產或進食過程都不應該被浪費,不然再多的食物還是不夠餵飽全球 74 億人。